器械公司上海以心医疗宣布完成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一融资金额在资本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堪称罕见。
一些投资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在医疗器械领域,确实没有看到过上亿美元级别的融资规模了。”
以心医疗的C轮融资老股东大钲资本和通和毓承联合领投,上海嘉定国资、合肥海恒资本、合肥产投资本、安元基金、滨湖科学城等跟投。
据网上信息,就在9月9日,以心医疗的大股东有原本一家名为MitrAssist的中国香港公司变更为上海曼诺时医疗科技公司,该公司仅成立于今年8月25日。
公开资料显示,以心医疗开发的产品包括介入心脏瓣膜治疗产品、介入冠脉药物球囊产品以及介入心衰治疗产品。
以心医疗上一轮融资发生在2020年底,当时公司表示将推进二尖瓣介入置换产品发展。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以心医疗最先步入商业化的一款产品是今年4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无创肺水测量仪产品,该产品有望用于心衰检测和心衰管理。
另据公开信息,9月22日,以心医疗与合肥市签署合作协议,此次签约的以心医疗心血管产品及高值耗材研发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约20亿元,主要建设心衰肺水无创监测、药物球囊、结构心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1-9月期间,医疗领域的融资2笔以上的仍有近30家,但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大部分的企业选择不披露融资金额。
一家今年获得两笔融资的心血管领域器械公司创始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市场确实不好,募资很难,我们也就融了一点点。现在很矛盾的是,好融资的都是那种现金流好,有很多净利的企业,但其实这样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反而没那么迫切。”
“如果投资人考虑退出因素的话,那么投资整体节奏会慢下来。”一位资深医疗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博乐体育,“医疗整体来看还是好的赛道,但是这两年政策周期过于密集,所以出手投资的时间点需要重新考虑,国内整体资本化的水平在急剧下降。”
另一位领域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完全创新的公司我们现在投资非常谨慎,因为失败的风险太高;要投也是投那些已经在全球市场得到验证的,但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更加适合中国医生使用的医疗器械产品。”
9月27日,在交大安泰举办的一场泛血管领域产研论坛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从政策来看,近期来看不会有更大的调整了,除了现行政策在落地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
他认为,对于器械公司发展而言,有几个发展方向,一是高投入,研发“从零到一”的创新产品,但失败风险也很大;二是做快速仿制和改进,这也是现阶段对大部分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企业较为可行的方法。
金春林还提到“出海”的商业路径。“虽然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很高,但只要是真正有临床价值的产品,可以与大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销售渠道,把这些高端的医疗器械产品推向欧美市场。”他说道,“产品的营销能力与产品本身同样重要。”
山蓝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道志在同一场论坛上表示:“医疗器械公司成立后,很有可能十年都没有任何销售,即使像微创、乐普这些做了几十年的公司,净利润也就二三十亿,这是医疗器械产业的特点。”
他认为,未来国内医疗创新企业不能完全都靠IPO,小公司应该聚焦创新,把一两个产品做好,大公司可以做平台、做收购,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
业内相信,医疗器械行业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巨大市场。本周由国家药监局指导编发的一份《2023医疗器械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数达到32632家,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约20%,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大约27%。
《蓝皮书》还显示,2022年,我国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55个。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医疗器械未来产品的总体质量将稳步提高,创新医疗器械将加速涌现,一些高端医疗器械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配件研发将取得新突破,公众用械安全有效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博乐体育博乐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