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是,仍有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除了芯片外,我国在科研仪器领域也同样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巨大差距。
这些年来博乐体育,国家一直在该领域持续投入研发资金,然而,投入3800亿元的资金后,至今仍未取得多大进展,甚至连山寨版也未能造出来,可见在该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各国的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借助高端的科研仪器,才取得了重大的科学发明,离开了这些高端研究设备,他们是不可能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高端科研仪器具有技术集成度高、价格高、产能稀缺等特点。例如,医疗器械领域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价格高达2500万美元,主要用于微创手术。医生只需要在操作平台上控制机器人的手臂,即可完成极其微小的手术。达芬奇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直觉医疗公司手中,全球顶尖医疗机构争相购买。
正如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朱星教授所言,虽然中国每年为科学研究技术投入上万亿元资金,但是这笔资金有60%都被用来向国外购买科学研究的仪器了,而且这项费用正在以每年30%的比率上涨。而中国近些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用的全部都是进口的科学研究仪器。
所以,即便美日等国的科研仪器价格再昂贵,我们只能咬紧牙关被迫购买,没办法,这就是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的结果。
例如,我国的电子显微镜市场,高达99%的市场份额,全都被国外的5家大公司给瓜分了。核磁共振波谱仪市场中,国产所占份额仅有0.99%。而且其他科研仪器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就意味着,无论我国取得多么显著的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在科学研究仪器的生产和制造方面,却始终存在着难以弥补的缺陷,随时有被美日等国“卡脖子”的可能。
世界高端科研仪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美日德垄断的局面,其他国家要想不被“卡脖子”,只能凭借自身力量研发出这类仪器,自己闯出一条创新开发产品之路来。
数据显示,虽然科研仪器行业在工业中的占比仅有4%,但是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能达到60%,由此可以看出其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就拿我国监测生态环境的科研仪器来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31个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中,86.8%的科研仪器来自于国外品牌,国产仪器占比不到15%。
欧美和日本之所以能够垄断该行业,有着其自身优势,那就是,坚持在基础科学领域长期研究和巨额投资,从而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凭借手中掌握的大量知识产权,形成了对科研仪器领域的垄断局面。
从全球科技发展史来看,如果一个国家未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出现的技术,那么将意味着今后很难再也无法掌握,甚至没有任何学习的机会。原因在于,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必然会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控在手中,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凭此赚取丰厚的利润。
其他国家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别无他法,只能凭借科技创新研发出同等类型,或更先进的产品去取而代之,否则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任由对方摆布,赚取高额利润。
由于中国历史上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几乎毫无工业基础,国家处于一穷二白的状况,依靠苏联的帮助和支持中国才建成了初步工业基础。
我国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尤其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比发达国家晚了约20年的时间。20世纪80-90年代,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至关重要阶段,但是,当时国家并没有意识到科研仪器的重要性,所以至今仍未建立起完整、严谨的科学研究仪器生产体系
相比起步早、行业发展环境好的外国公司,中国企业缺少先天性优势,后天所需人才更是一大短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全社会“向钱看”的大背景下,许多科研人员出现了浮躁的心理状态。
人人都热衷于去搞急功近利赚快钱的应用科学,没有人愿意去从事出力不讨好的基础研究项目。常年积累下来,导致我国科研仪器领域出现专项人才极度短缺的局面。
科研仪器对从事该行业的企业要求很高,需要具备出众的材料学、化学等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拥有丰富的经验。科研仪器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也对企业的资金储备和造血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垄断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然而,它所得到的也是高额回报,与投入成正比。如行业巨头赛默飞每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5亿美元,与其相比,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远远不够,原因是营收不能支持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不足更难以获得突破,由此成为恶性循环。
我国科研仪器研发基础薄弱,目前,国内能够制造高端科研仪器的厂家很少,甚至有的仪器连低端替代品都没有,做研究基本要靠进口。博乐体育虽然我国每年出口的科研仪器也不少,但基本上都是中低端仪器。
高端仪器研发周期长,技术要求非常高,况且市场被国外垄断,国内自行研发难度大,在此情况下,国内企业自然不会去冒风险自己研发,所以宁可花高价从国外进口仪器设备。
此外,科技研发有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没有长期的试验,不断尝试和失败,不可能有创新成果出现。生产高精尖的科研仪器,不仅需要经过反复试错,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知识的沉淀。
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上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基础研究缺乏大量人才,又怎能实现突破创新?基础研究领域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出成绩,而且背负着巨大的科研压力,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基础研究远不如应用科学那样高薪体面,个人能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
我国高校涉及科研仪器的学科很少,毕竟学校也要面向市场,考虑未来学生的就业问题,即使大学设置了这类专业,大部分学生也不会选择,因为我国人才体系不完整,人才需求与培养相脱节,导致我国科研仪器领域的人才十分稀少,而现有工作环境及薪酬待遇也难以吸引人才。
总起来说,目前我国的科研仪器领域存在缺技术、缺知识产权、创新难这三大问题。短期内要想补齐这块短板,几乎不可能。未来,只有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加快专业人才的培育,逐步缩小与美日等国在该领域的差距,为实现最终超越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