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越来越重视,在设备研发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并实现了科研经济一体化的局面。目前,人们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项目高度关注,尤其是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以及产业化能力提升等方面,文章从经济一体化方面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进行了重点分析。
所谓科学仪器设备,就是对事物的结构、互相作用机制以及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检测并获取相应数据的主要工具。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主要是指在重大民生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方面有重要作用,需要投入更多研发方法、研发技术以及部件,投资成本较大,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科学仪器设备,在研发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对集成创新比较重视。在进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时,比较注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互相融合和集成,需要在仪器设备中整合电、光、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领域的科研力量,从而实现重大仪器设备的顺利研发;其次,软硬件的共同开发。从创新的角度来讲,一般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以及市场应用,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应用研发以及市场应用。由此可以看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不仅包括设备的开发,还包括相应数据库、软件等内容的开发,这也体现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区别,更加凸显出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创新的根本特征。
对于一台大型的科学仪器或者设备而言,在研发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设备博乐体育间或者机房,其面积最少在几平方米左右,甚至还有上百平、上千平的面积范围。比如对于一个大型超高场人类MRI系统而言,机房主要由操作间、机柜间、磁体间、等候厅以及管理办公室等组成,其面积大概在几百平方米左右。在机房中,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DSA以及MRI等,这些都是非常昂贵、精密的仪器,要求机房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另外,在进行机房的选址时,要在本单位科研布局的需求下进行,而且要充分考虑机房周边设备的影响以及周围环境的污染,从而建设符合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需求的机房。机房的建设规格要适当,并对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进行重点关注,避免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时,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在其中融入产学研的内容,实现科研经济的一体化。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科研经济一体化,就是要挣脱科研与经济互相分离的传统观念和束缚,建立全新的科研经济发展观,也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的核心和本质,即综合科技进步。科技在经济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基础的地位,并具有决定性、引导性的作用,科研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内容重点体现了综合外延的现状,将科研和经济发展有效的融合在了一起,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科研经济一体化,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市场驱动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变。应该在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并不断发展以市场为先导的体系,从而实现高新技术的创新,推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实施的同时,重点关注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两个内容,加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力度,从而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相关体制;第二,开展科研经济一体化的研发工程。要大力加强一体化企业和集团的发展,在经济的基础上,加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按照仪器设备的特征,明确科研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任务,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体系,促进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发展力度;第三,构建以企业和高校为依托的仪器设备研发体系,从而形成一个竞争合作、开放式的科研机制,确保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顺利研发;第四,创建以科研信息知识为重点支撑的经济结构,加强科技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开发,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快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
要想实现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注重项目成果的社会化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审慎评价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产生效果等,从而形成一个项目自律和社会评价相互促进的评价体系;第二,在研发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对项目研发机构的信誉、项目完成情况、管理水平以及研发进度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第三,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在研发项目提出阶段做好知识产权的明确,并对知识产权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配,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进行良好的管理和使用;第四,构建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要求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提出可行性较强的产业化措施。
综上所述,重大科W仪器设备的研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项目,在科研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保证仪器设备研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掌握项目研发的根本特征,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科研经济一体化,才能切实提高我国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
[1]吴家喜,于忠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11,12:56-60
[2]于海婵.我国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的推进策略[J].中国科学基金,2014,04:263-267
[3]宋立荣,刘春晓,张薇.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中问题及对策思考[J].情报杂志,2014,11:1-6+13
第二条 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添置(教学、科研基金来源),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是项目承办单位。单台(套)合同估算价在5万元以上,批量在10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由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招投标办)负责采购及招标投标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单台(套)合同估算价在5万元以下,批量在10万元以下的采购项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和管理。各单位使用自有资金、自购急需专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须先报主管校长批准,然后才能采购;须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不准报销、入账。
第三条 严格采购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所有采购活动要自觉接受纪检、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及主管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的人员的配偶、子女和亲属应回避参加竞标;与供货商有利益关系的人员不得进入采购工作小组;参与采购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明招暗定、泄露标底、招标走过场。对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直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 购置计划一经批准并下达执行,采购人员必须认真研究计划的落实措施,制定方案,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
2. 如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申报、审定规程》中所列原因而确需改变计划的,必须经使用单位领导同意,按有关程序重新审批。
3.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每年通报一次计划执行情况,写出一份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报学校领导。
第五条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方式。根据批准后的学校采购计划,设备的类别、性质、价格和需求情况,确定采购方式。属于教学科研设备采购的范围,原则上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集中采购,集中采购以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为主,其他采购方式为辅。
1.政府采购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招标活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并负责起草和签订合同,监督合同的履行工作。
2.竞争性谈判 指采购机构直接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采购方式。
3.市场询价 对于价值较低的零星急用物品,可利用已经建立的产品系统,多方查询择优采购;采购时,根据市场行情尽量在烟台及周边地区就近组织货源,零星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必须有2人或2人以上参与,对于专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零星采购必须由专业人员参加、采用市场询价的方式进行。
4.单一来源采购 所购商品的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首次制造、合同追加、原有采购项目的后续扩充和发生了不可预见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采购等情况,或者经长期考察和竞争,在某一领域对我校具有明显质量、价格、服务等优势的厂商。或者项目经采购后,短时间内发生同样项目采购,且市场行情变化不大的,可参照前次采购结果组织洽谈、签订合同。
5.订货会采购 通过组织参加每年春秋两季的全国高校教学仪器采购订货会以及全省高校订货会,了解行业信息和市场行情,一般不现场采购。
第六条 对大型、精密、贵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大宗设备(2万元以上)的采购,应成立谈判领导小组。谈判领导小组的组长一般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担任,成员有使用单位的负责人,专家,设备、财务和纪委或审计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联合组成。招标谈判小组全体成员参加招标(竞争性)谈判,最后由集体以2/3以上成员同意的方式提出购置与否的意见,并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后签订合同。
第七条 自制、包括请校外单位加工制造的设备,在对技术的科学性、可行性及经济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会同使用单位和财务、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定价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制作手续。
第八条 采购人员应按时、保质、按量完成采购任务,在采购过程中力争做到三要、三不要、三清楚、三落实、三抓紧。
(3)要技术力量雄厚、售后服务好的厂家的产品,不要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服务差的厂家的产品。
2.对大型精密贵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或批量大、价格高的一般设备要坚持充分调查研究,做到三清楚,使谈判有据、掌握主动权
(1)对生产同种产品的主要厂家要清楚,掌握各厂家的产品情况和报价情况,以便货比三家,好中选优。
(2)要落实付款方式,坚持货到验收合格付款(特殊情况例外);要落实运输方式,明确厂家不能随便改变运输方式和运费支付方式;要落实售后三包,明确退货运费由厂家负责。
为了切实提高大型测试仪器使用效率,为了更好地为科研服务,研究所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型仪器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推进大型测试仪器共享平台建设。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型测试仪器一般都分散于各个实验室,管理上比较封闭和分散。虽然有些实验室的资源实行了共享,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科研经费来源等因素影响,仪器设备共享力度不够,利用率低,特别是那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1]。
在购置大型仪器时,只考虑了某个课题研究的需求或某个实验室使用方便,没有认真了解校内外他院所同类仪器的使用状况,包括仪器购置后的使用效益、共享程度、耗材及维护费用等。仪器论证不足会导致仪器设备购置后因科研项目的结题、专业的转变而闲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仪器设备,必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设备管理员。但现在部分科研机构并没有把实验员看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的待遇也不够合理,缺乏激励措施[2]。年轻的高学历教师认为仪器管理工作没有前途,不愿在实验室工作。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仪器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科技含量和精密度提高。若实验员的整体素质跟不上仪器硬件水平的发展,则严重影响仪器的先进功能发挥,从而影响仪器的综合利用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3]。
大型的贵重的仪器设备,其运行及维修费用通常都比较高,而科研经费一般都是专款专用。若没有足够的运行费来维护仪器的正常运行,则会导致买得起用不起的局面,使仪器过早进入闲置状态,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鉴于以上原因,骨科研究所正努力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推进共享平台建设。
围绕学科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所应设立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等工作。对共享平台进行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合理布局,监督、协调平台有效运行。
仪器设备的无偿使用不仅造成浪费性的测试,而且造成仪器设备运行经费的短缺及实验员工作积极性的降低。要使用就必须缴纳占用费,这既可以改变各实验室之间争经费、争设备的局面,也可以减少重复购置,还能促进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4]。
收取的费用可用于设备的维修、维护和升级及耗材费用,还可用于支付实验员的加班费及工作奖励;实行有偿使用,一方面可缓解经费压力,使仪器设备得到及时的维护维修,保障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利用经济手段可充分调动实验员的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
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是整个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今后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我校规定,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应根据整体发展和建设规划,结合实际需要,对仪器设备的购置目的、技术指标、配套要求等进行充分考察,填写“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可行性论证报告”,报送平台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专家委员会对其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评议,对购置理由、效益预测、型号选择、使用条件等内容进行论证把关,再交于设备处管理科,并报请主管职能部门、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购置[2]。
操作人员的水平及素质决定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水平和效益,关系研究所建设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为此,对于贵重的、操作步骤复杂、技术要求高的仪器设备,由专职实验员负责操作。技术要求不高的机器,可定期开展有计划、有针对的培训,参加培训并考核通过的人员可获得上机操作资格。使用人员应如实填写使用记录,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同专职人员沟通[5]。
这样可缓解实验室专职人员配备不足的压力,并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工作,对所管理的仪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为共享平台的建立与发展奠定技术力量。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6]。
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增强平台活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大型仪器的运行状况、使用水平、使用效率和功能开发是考核仪器管理员的主要指标。对实验管理员在大型仪器管理和开发中产生的重大贡献、重要成果要及时奖励,增强其工作热情,以利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5]。
大型测试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是推进科研水平,提高人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具有特殊作用[6]。我们应坚持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平台建设工作。
[1]赵青山,邹月利,徐雅琴.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3):171-173.
[2]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208-210.
[3]董伟,山颖.推进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0:20-21.
[4]彭刚,邓爽.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76-178.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它是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机制,高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纳入政府采购是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通过政府采购,高校可以科学、合理,高效地用好财政性资金,避免自行采购带来的盲目性、多头性、重复性,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益。
采购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多方利益的实现,也是多方利益的角逐。随着教育体制的转变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因此研究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参与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对于优化招标程序、深化采购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提出申购计划――学校使用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仪器设备添置计划,填写仪器设备采购专项申请表。
2校内审批――学校采购部门审核,对大型仪器设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报主管校领导审批。
3报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审批――将校内各部门采购计划分类,汇总,编制详细的仪器设备购置清单,填写“政府采购物品登记表”报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对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等进行审批。
(1)公开招标采购:政府采购中程序最严格的一种采购方式,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2)邀请招标采购:采购人应当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3家以上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3)竞争性谈判采购;由采购主体邀请3家以上的少数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谈判,一般适用于不可预见的、无法以招标方式得到的急需采购。
(4)单一来源采购: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或者供应商拥有专有权且无其他合适的替代者或者采购主体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只有从特定供应商处购买才能促进相关采购目标实现的。二是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三是必须保证与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或者服务配套需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
(5)询价采购;采购主体对一定数量以上的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适用于标准价格且价格弹性不大的现货。
(6)网上竞采购:又称电子采购,是指采购中心将用户单位的采购信息在网上,供应商看到采购信息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价,供应商可以在报价截止前多次报价,系统自动确认供应商的最后一次报价为最终报价。
(7)协议供货采购:是指采购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或经财政部门批准的采购方式,统一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项目的中标供应商及中标产品的价格和服务条件,由用户单位在供货有效期内自主选择中标供应商及中标产品的一种采购形式。
4招标――招标工作由市政府采购中心完成,招标过程包括招标文件、开标、评标,定标,中标信息,文件归档等。
招标文件的制订对采购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包含产品清单、质量要求、技术要求、功能要求,供货时间地点、安装调试要求、售后服务要求等,需要在规定品牌型号和引入充分竞争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花少钱办好事的效果。
公开招标的开标过程由公证机关公证,评标工作由专家组完成,专家组成员一般是校内专家1人,其他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5签订合同――由学校采购部门与中标商签订购销合同,规定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评标时投标商作出的书面承诺均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合同须经市政府采购中心见证后生效。
6执行合同――供应商供货,校内使用部门配合安装、调试,校内采购部门监督合同的执行。
7验收入库――验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验收,清点货物数量、检查质量;二是整体功能验收,检验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验收合格后,由校内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10监督售后服务――验收合格1年后,无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通知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退还履约保证金,并付清尾款。校内采购部门和使用部门一起继续监督售后服务情况,并作为考核供应商信誉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以后的政府采购评标提供依据。
高校所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通过政府采购,让供应商公平竞争,货比三家,使有限的教育经费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高效优质的服务。采购的商品越多,采购成本就会越低,资金就会节约,对供应商来说,采购得越多,制造或流通成本就会降低,利润就会升高,买卖双方能够达到最佳平衡点,同时,集中采购可以按轻重缓急,有多有少加以区别对待,既避免重复采购,又杜绝了闲置浪费。
政府采购被称为“阳光下的交易”,政府采购法律被称为“阳光法案”,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在采购过程中,不仅程序严格规范,而且广泛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司法、审计等部门以及供应商、新闻媒体的监督,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消除了“暗箱操作”,避免了分散采购中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说了算、难以实行有效监督的情况发生,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了采购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树立政府部门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在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除了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不能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产品、工程和服务外,都尽量采购本国产品,既支持了国有品牌,也维护了国家利益,受到国内广大产业阶层的欢迎。
政府采购涉及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从预算的编制到采购的实施再到验收付款,各个
环节都在财务部门的监控约束之下,杜绝了政府采购资金脱离财务监督和控制的现象,有利于消除资金的安全隐患、加强财务的统一管理。
政府采购已实践多年,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政府采购存在错误的理解。有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政府垄断,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有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计划供给,用户单位已良失采购主体地位,有些既得利益部门产生抵触情绪,故意设置采购门坎,有些采购机构担心推进政府采购会把矛盾集中到自身,不但增加工作量,还容易恶化与用户以及商家的关系。
高等学校作为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品种多,金额大,采购技术含量高。一些高校的采购相关部门往往忙于日常事务,忽视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
(1)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到位,部分教职工不了解政府采购制度和政府采购程序,有时会发生个别教职工自行采购的违纪行为,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严格执行。
(2)分工不明,权贵不清。如制订采购计划之前的市场调研是由使用部门负责,还是采购部门负责,再如采购项目的初审是由采购部门进行还是由管理部门进行。分工不明导致有权人人管、有责人人让,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3)预算编制混乱,采购随意性大。由于缺乏完善制度的制度体系,各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就难以保证准确和完整。
政府采购须根据不同的采购对象和规模选择采购方式,编制项目文件,这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难以满足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专业调整加快的迫切需求。有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复杂,供货渠道相对单一,只能采用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为了实现政府采购的程序公正,只好采用公开招标或者询价采购的方式,使得采购废标,或者生产商控制货源,虚报价格,损害申购单位利益。
高校纳入政府采购,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加之与申购单位缺乏沟通,采购过程中往往忽视用户的实际要求,导致购得的仪器设备性能指标与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采购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政府采购法》以及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方针、政策,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程序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在做好学习工作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活动,从多方面宣传高校政府采购的政策和方法,使更多的供应商主动参与高校的政府采购市场竞争,使政府采购制度尽快走上轨道。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是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应根据国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整体目标和原则,结合高校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模式。各高校应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采购程序和办法,以明确采购任务,范围、程序及操作规程。应分别设立采购主管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来管理、执行和监督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以形成高校内部各个行为主体之间责权明晰、相互制衡的制度约束机制。
不断改进和创新采购手段和方式,简化、优化采购环节,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同时保持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采购工作的指导、监督,处理好集中采购与各高校分散采购的关系,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对采购数量大、通用性强、技术指标简单、时间要求不高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由政府采购完成,充分发挥政府批量采购的优势。对教学科研急需目价值较高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可委托学校按法定程序自行组织公开招标,以便节省时间,对数量较小,技术含量高,来源单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可由学校到其他兄弟院校考察调研后谈判采购,以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费用,这样才能解决好政府采购周期长与高校产品需求时间紧的矛盾,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政府采购部门应发展完善协议供货制度,大力开展电子化采购。建设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提供服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和透明度。
根据教育部在2012年的时候对我国高校的仪器设备资源总体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仪器设备的总价值将近2000亿人民币,4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有近5万台,价值500多亿元。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样两张图,一个是台数的情况,另外一个是金额的情况,大体上大家会有这样一个概念,无论是台件数还是金额,这些好的大型仪器设备,它的将近一半是在985高校里的,985高校加上211高校会超过60%。仪器设备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但是使用的情况怎么样?用得如何?“机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概念。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于4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要求年使用机时要超过800小时。教育部2012年的信息统计表明全国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平均使用机时刚刚超过800小时,985高校的平均使用机时要略高一些。但是如果大家没有设备管理的经历,可能对“机时”没有概念, 800小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大体上一年的工作日是200天左右,如果说在工作日里这些设备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使用的线机时。对于那些运转得非常好的设备,完全可以白天黑夜都在使用中,节假日也可以在那里运转,所以对一些使用非常充分的设备来讲,每年用两三千个小时,甚至更多是完全可能的。对于高校中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只有800小时左右的使用机时的现状,我们认为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高校中的这些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是集中在985、211的高校里,在地区之间的统计也表明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或者是高等教育的大省,小省相对资源少一些。从使用的机时来看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前几天中组部人才局的李志刚副局长在介绍我国的人才战略时讲到,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我们的设备投资60%以上要靠进口,当然他讲的是整个国家的情况。这些数据和我们所了解的高校中的情况是一致的,当前我们大量昂贵的高精尖的仪器设备都是进口进来的。国家花了大量的钱,买了这些设备,那么这些设备是不是充分地发挥了作用呢?是不是用得很好呢?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我这儿还有一些数据给大家看看。
第一个是我们对清华大学40万元以上的设备使用情况的考核。大家看得出我校的大型设备用于科研的是最大量的,其次是公共服务的部分,用于教学的只有较小的一部分,但是用于公共服务的设备机时是教学科研的两倍还要多一些,看得出来作为公共服务的这些设备的利用是很充分的。此外,我们去年对在京的部属高校仪器设备资产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各高校资产价值参差不齐,但是4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占学校仪器设备总资产的比例非常接近,说明各高校在投入的时候,重视自己的优势学科,强调特色发展,对自己的重点学科都有较多的投入。这些大学校都有相当一批大型仪器设备,有开展开放共享工作的基础条件。
1.为了让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充分地发挥作用。这是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把学校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充分地用起来。高校里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他们大家手头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不可能自己去购置太多昂贵的仪器设备,但是这个年龄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好的年龄。如果学校能够创造条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充分地使用学校所拥有的所有仪器设备,那对他们的研究是大有好处的。只有学校的仪器设备都开放共享了,才可能做得到这一点。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了,学校所拥有的仪器设备才能够得到充分地使用,充分地发挥作用。
2.可以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配置。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的仪器设备资产量显著增长,但是重复购置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没有开展起来,虽然学校已经有了同样的设备,利用也不是很充分,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供别人使用的机制,其他老师依然强烈希望能够购置。由此可见,如果开放共享的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高校中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是必然的。
3.真正将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地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大型仪器设备比较值钱,实验室里的实验技术人员怕学生将设备用坏了,不让学生直接使用设备,我觉得这个现象特别不好。我们提出“实验室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它的人才培养的直接作用就在于培训学生使用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培训学生和维护设备两件事,而不是总是直接的操作设备。要明白大学的实验室和工厂的生产线的本质区别在于大学实验室是生产知识的地方,真正的知识生产者是研究人员,是用户,而不是实验技术人员。如果是实验技术人员,更多的像生产线上的工人,如果他做出来的结果不是他所期望的,他往往以为这个结果是错误的。但是作为研究者,在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不是他预期的结果则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科学发现,这二者的视角是非常不同的。此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验室基本上都是24小时开放的,但是我们的实验室很少是24小时开放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开放的机制,也不注意尽可能培训学生让学生来使用设备。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也会大大地前进一步。
2011年夏天,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组织一批我国高校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处长们对美国的一批好大学的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对我们很有启发。美国的常青藤大学都是私立的,人家都在讲中国的大学是国有的,是集中管理的,应该有更好的政策资源以实现学校各方面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和他们相比我认为我们在资源的充分利用上还是有差距的。我这里举一个哈佛的例子,我们访问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主管的副院长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管理工作,他们在学院里建有一些设备共享中心(Service Center)。他们为什么要建设这些共享中心呢?对方列举的理由是:1)允许研究者使用更加广泛的设备和资源;2)资源能够让全校的科学家受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室;3)通常有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来维护设备、培训用户;4)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那么他们每一个中心是如何管理的呢?每个中心有一个中心主任来负责设备和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 学校或者是教授利用自己的项目经费买了设备,他把设备放到这个中心来,由这个中心负责维护,做用户的培训等工作。所有的研究人员都会被收取一定的费用,外部的用户同样可以来使用,但是所支付的费用要稍微高一些。
我们参观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几个实验室,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个-BAUER实验室,是做生命科学研究的。我们当时去的团队里好几位教授自己就是做这个方向的,一看他们的条件确实非常好。对方重点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管理机制,他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年都要做一个年度报告,以收支为主线,列出来过去一年收入多少,服务多少,这个报告是做给所有的用户来听,最后讲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根据收支情况和服务情况调整收费标准。这种机制保证了这些中心和用户之间有充分的沟通,相互了解,相互理解以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通过在这个中心的参观,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和测试服务的中心。而且很好地做成了一个科学思想交流的中心。因为它有这样一个集中的场所,不光是哈佛的,周边的学校都有研究者来这里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这些年轻研究人员就会很好地交流他们的思想、研究的思路。实验室主任讲,他们中心的宗旨就是“让教授们满意,让学生们方便。”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哈佛大学的纳米中心,这个中心和国内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校级共享平台十分相似。在此我只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他们中心的实验技术人员主要有如下四项工作职责:1)用户培训,大概占40%左右的时间,培训之后让用户自己使用设备;2)仪器设备的维护,大概占30%左右的时间;3)服务咨询,大概占20%左右的时间。主要是和用户讨论实验方案、实验结果等,帮助用户得到用户所期待的结果;4)技术革新和研发等,大概占10%左右的时间。第四项职责虽然占时不多,但是他们也很强调,因为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如果说实验技术人员仅仅做技术服务工作,而没有时间去学习,直至开展一些研究性的工作,很快就会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被淘汰掉。
另外给大家介绍一种开放共享的模式,是我们在美国南部的莱斯大学所了解到的。它有个机构叫SEA(Shared Equipment Authority),可翻译成共享设备管理机构。这个SEA做什么事情呢?因为莱斯大学规模不大,不像哈佛有四五万学生的规模,它只有不到一万学生,而且本科生很少,研究生的数量也很小,但是它在世界上的排名还是很靠前的。学校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但是都分散在不同的院系和实验室,大学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对于那些非常昂贵而又被不同院系的教授所广泛需要的设备依靠系级管理是有碍于大学的研究工作的。因此,学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SEA),制定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政策,对校内的大型设备实行统一的管理(但依然分散放置在不同的院系),实现了对学校所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SEA所罗列的自身的主要价值有:1)帮助学校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学家。2)为设备确定合理的内部、外部的用户费用。3)让莱斯大学和外部的研究人员获得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权利。所以在美国的大学里,我们觉得这些制度设计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而是基于一种理念,一种使命。就是要保证所有的设备都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维修,让设备被更多的用户充分使用。
综合上述介绍,我认为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1)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机制有利于促使校内已有的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利用;2)有利于减少设备的重复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3)可以建设校级、院系级和实验室级等不同层级的共享平台;4)在同一个平台上要有统一的管理政策和模式。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加,高校拥有了大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但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目前已是突出问题。①②③④如何充分挖掘资源,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实现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大型仪器设备在科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有力的支撑作用,成了如今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⑤⑥⑦⑧⑨
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当前学校的战略措施之一是加强理科建设,化学学院与物理学院共同建设的原子分子簇科学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创造性和前瞻性基础科学研究,围绕原子分子簇科学领域中重要物理化学问题,跟踪团簇科学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创造一流水平团簇研究成果,占据团簇科学制高点,提升基础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通过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造就创新研究实力强的团簇研究学术团队,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化学学院建设的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是进行化学实验课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承担全校各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化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化学实验课程。重点实验室与教学实验中心虽然科研和教学的主要任务不相同,但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经过世界银行贷款、“211”、“985”工程和学校振兴理科计划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化学学院实验室硬件条件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目前拥有仪器设备2400台套,价值5878万元。单价4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有32台套,单价10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有场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真空型FTIR高分辨光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智能重量分析仪、磁学性质测量系统、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等。近年来大量的科研、教学实验设备的购置,使我们面临如何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和科学管理问题。
在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方面,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开放与共享是提高效益的主要措施,我们建立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机制与管理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受管理机制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国内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小而全封闭管理的弊端。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多年以前各个教研室均设有实验室,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归各个教研室所有,各实验室封闭管理,只考虑本实验室使用上的便利,致使设备或重复购置,或被束之高阁,缺乏开放共享机制,仪器设备在闲置时也不愿借给其它实验室使用,无法有效使用和开放共享,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科研经费大多采用项目管理,项目小组为完成某一个项目购置价值较高的仪器设备,甚至是为一时之需,为项目组使用方便,采用封闭管理,使用范围有限,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和功能开发不完全,使用机时少,但也不愿让别人用。
分散封闭管理仪器设备,无法组建高水平的仪器设备管理技术队伍,仪器维护维修不及时。一方面设备重复购置浪费资金,一方面又导致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不足,专职管理和维修人员不足。缺乏管理机制,缺乏共享信息平台,仪器设备信息不通畅,想使用仪器的人难以知道何处有此仪器、何时可以使用,拥有仪器的人又不知道何人何时要使用仪器设备。导致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闲置浪费的现象很严重,严重阻碍着仪器设备的效益发挥和共享成效。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愈来愈要求使用较多的仪器设备和设施、多种学科协作及多类人员配合来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共享机制,将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列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11)(12)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越来越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产生,一方面是从事一项科学研究需要多种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测试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种测试仪器设备可以为多种学科的科学研究服务。仪器设备的配置,通常根据资金的来源与建设方向确定,实践中要做好各类仪器的合理规划配置。大型仪器设备一般对运行环境的要求较高,如恒温、恒湿、防尘、防电磁干扰等。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按照学科类别将多台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创造符合要求的运行条件,并配备一支具有维护维修能力的管理队伍,以保证这些仪器处于完好状态,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保证科研和教学实验的正常进行,避免实验室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资金。(13)
大型仪器设备是重要的科研平台,也是重要的教学平台。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增强投资效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不仅要面向科学研究,同时也要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14)更进一步,在满足本单位使用的基础上,向全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15)
化学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遵循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与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的理念,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特别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效益,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始终坚持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化学学院以及和物理学院共建的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定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仪器设备采用专管或托管的方式管理运行,在保证学院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和有偿服务。
专管仪器设备由重点实验室安排专人管理,全部工作时间对外服务,所有测试均收费。托管仪器设备由重点实验室委托仪器负责人管理,全部工作时间对外服务,对外测试收费,仪器负责人完成本人课题组的测试不收费,如实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首次托管期半年,半年后视具体情况继续或终止托管。对于托管仪器对外开放时间不够或提供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重点实验室有权解除仪器负责人的托管权,重新安排。各学科课题组的部分仪器设备,根据仪器具体情况实施实验室与课题组共享办法,使仪器能够部分时间对实验室其它课题组开放使用。中大型仪器设备由重点实验室安排设备负责人,负责人可建立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小组,成员可以是研究生,由小组负责组织完成管理、操作、维护、校对等工作,使仪器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仪器设备使用实行准入制度。对于大型设备,要求使用仪器设备的研究生必需具备上岗资格。每年进行两次系统和规范的培训工作,获得培训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使用操作仪器设备。
仪器服务类型分三种:(1)委托测试,委托人按规定送交样品,测试人员负责测试提供测试数据;(2)在场测试,委托人在场协助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操作。(3)上机测试,已获得操作许可证的人员可直接操作仪器,接受测试监管。收取的测试费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规定使用,主要用于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购置配件和消耗材料等。
网络信息化平台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最便捷的形式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16)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将使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设备管理人员充分展现仪器设备及其功能,让使用者能及时便捷地找到设备资源。化学学院整合科研和教学实验室资源,加入了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网络信息化平台。可浏览查询大型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即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服务范围以及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信息。集成网上查询、网上预约、效益考评等各项功能,并不断扩展相关功能,实行动态管理。
信息化平台还整合了实验室门禁管理系统,使用仪器的申请者通过网络预约,实验室审核授权后,申请者在许可的时间范围内,使用自己的校园一卡通即可进入实验室,操作使用仪器设备。化学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分布在两个校区,相距35公里。信息化平台增加了网络视频功能,可以查看位于另一个校区实验室的实验过程。
教学实验既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近年来,基础教学实验室的普通仪器设备大多配置充足,但大型仪器设备受经费限制,数量较少。而科研实验室配置了许多中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在学院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下,这些大型仪器设备对教学实验开放,用于教学实验,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程多在科研实验室完成。对低年级学生开放,让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型、研究型实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科学研究兴趣,培养科学研究后备人才。
本科生导师制是教学新模式,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导师,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参与一些研究项目,进行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逐渐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通过多层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实验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利用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创新课题研究以及创新实验的设计和开发,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导师结合仪器设备优势,组织科研活动和学术研讨,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仅加大了对研究生的培养力度,而且本科生中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使大型仪器设备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信息化平台,教师和研究生可以在课题研究中灵活运用需要的设备资源。本科生可以了解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用途,申报和实施创新实验项目。在课余时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室鼓励硕士生博士生依托大型仪器进行课题研究,开发仪器功能。研究生精力充沛,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一边搞课题研究,一边搞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中的新生力量。本科生也可参加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在课余时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建设虚拟实验室,学生通过网络在任何地方可以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预习、模拟操作仪器设备、远程操作控制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共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资源。
在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中,需要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静态管理的是实验室的基本状态,各种仪器设备与设施,动态管理的是实验室的运行状态。建立实验室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使两者协调和谐,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高效率运行的重要途径。以前大家往往关注仪器设备是否拥有、是否完好,注重实物管理,淡化了运行管理。随着实验室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后实验室管理应转向以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率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开放实验室,共享仪器设备资源,提高效益。
① 马传峰.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1-3.
② 王睿.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使用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400-402.
③ 刘嘉南,潘信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84-287.
④ 王一珉,李晓林.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21-223.
⑤ 刘嘉南,潘信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84-287.
⑥ 梁起,傅维华,黄华诊,等.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319-321.
⑦ 顾凤岐,陈立君,秦凯伦.构建开放共享大平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28-330.
⑧ 贾申利,杨帅.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4-26.
⑨ 钟根全,李丽娟,郭永昌.二级学院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24-326.
⑩ 陈晓兰,张勇,程清天,等.以人为本、机制创新,促进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301-304.
(11) 杨树国,武晓峰,闻星火.多赢的高校设备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09-212.
(12) 何晋浙,徐静波.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0.13(6):132-135.
(14) 熊宏齐.凝练开放式实验教学核心要素,构建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4-7.
[摘要] 大型仪器是高校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关键支撑条件。近年来各高校都对大型仪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购置,但在各个单位中,大型仪器的使用、共享、管理并不是十分完善,还存在着一些开放度不够,使用率不高,使用水平低等问题。本文结合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网络管理系统,分析了大型仪器管理及共享使用的一些问题及方法,讨论了一些关于大型仪器联网管理、共享使用的方案,分享了我中心的一些实践经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增多,各高校获得各项经费资助大幅增加,各校都对大型科研仪器的购置做了大量的工作[1-2]。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必要硬件支撑条件,在申报一些大型科研项目时,大型仪器设备也是判断该项目可执行性的重要因素[3]。因此,各高校及科研机构每年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购置大型科研仪器。仪器数量的增多,使各高校的科研装备水平大大提升;同时,对于大型仪器的管理与使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不能只停留于机械式的操作。高校普遍采用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用有限的资金购置多种仪器,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仪器。通过有效管理,加强仪器使用培训,实现仪器共享使用,提高仪器使用率,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教学科研中的支撑作用。
①有仪器,没人用。由于现代大型仪器比较专业,操作相对复杂,经过培训的会使用仪器的老师少,同时又兼顾其他工作,造成学生使用仪器困难,虽有仪器,但使用率极低[4]。
②仪器使用效率低,故障率高。大型科研仪器都是精密仪器,受环境影响,长时间闲置极易出现故障。常见故障维修时间比正常使用时间多[5]。
③没有完善的运行体制,没有经费支持,仪器坏了缺乏维修经费,造成仪器搁置。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支持,仪器管理者积极性不高,仪器开放程度不够,与试验学生不能较好的配合,造成实验效果不理想[6]。
④仪器平台信息不完善,想使用仪器的学生无法知道需要使用的仪器在哪里,如何预约,如何使用[7-9]。
以我校分析测试中心为例,在采取网络预约管理系统以前,由于使用人数多,实验量大,采用电话预约,手工记录的方式,造成预约不及时;实验记录较多,造成统计数据工作量大,如开机时间,实验人次人数等信息,统计不准确,欠费情况很多。
对管理职能部门来说,无法真实了解大型仪器运行情况,不能对各部门仪器进行统一监管,缺少提供购置某种大型仪器的决策依据[10]。
在大型仪器管理中使用网络化管理,是一个必然趋势。建立切合实际、完善的管理系统,是保证大型仪器平台良好运行的重要举措[11-13]。在设计管理系统时,应考虑大型仪器不同的使用特点及管理特点。
①对所有大型仪器实行联网化管理,同时不影响所有仪器正常使用功能。在系统一旦出现故障时,可以方便切换,仪器可以正常使用;②所有入网仪器,网上都可查询其性能参数,使用范围等,便于用户了解及使用;③对仪器的运行和使用能够实时监控及记录;④实行网络预约使用仪器;⑤建立完善的收费制度;⑥对于不同部门仪器进行分级管理。
①实时监控仪器使用及运行状态;②自动记录仪器使用历史,如开关机时间,使用人、实验项目等信息;③有完善的计费系统,按用户来源、检测项目不同实行分类自动计算费用并结算;④有简单易用的预约系统,有电脑上网即可预约。让所有使用仪器的老师和学生能方便的预约实验;⑤有多种统计功能,可以按时间段、实验人员、仪器种类、检测项目等进行统计。
我校大型仪器种类繁多各仪器操作系统及软件各不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考虑,采用外置式独立控制器较为合适,成本稍高,但工作稳定,对仪器操作系统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我中心采用外置式IC卡刷卡电源控制器,对于有显示器的仪器,控制显示器电源;对于没有显示器的仪器,附件继电器控制总电源(图1)。
在设计时设计监控、管理、预约、统计等模块,根据用户不同身份分别显示。在软件中,把所有大型仪器按使用特点分类:
①计时仪器:此类仪器可以在培训认证后网络预约时间段自助式使用,按使用时间计费结算。
②送样仪器:此类仪器由专任老师操作,实验人只需预约后按时送样即可,无需自行操作仪器,样品检测完成后发送检测结果。按样品检测项目及数量进行收费。这两类仪器可以在系统中分别设置收费标准。
③采用网络预约管理系统,无论何时何地,上网打开网页即可查看仪器状态,使用情况,预约使用仪器或送样信息。在收费方面,建立导师虚拟账户,导师名下学生共用自己导师的经费,导师亦可查询每一名学生的实验费用记录明细。
①规范了仪器平台的管理和工作流程,无论对仪器使用者或管理者都带来了极大便利,提高了仪器使用率。
②管理系统对所有大型仪器有了统一的管理,便于检索、查询仪器,可以方便快捷获得仪器的基本信息
③管理系统对仪器所在部门管理、控制仪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对仪器的具体使用情况,包括使用人,使用时间、送样人、送样时间、种类及数量,可以方便的查询及统计实际工作量。
④对于仪器使用者,可以在有限的经费范围内合理安排实验,使用仪器,所有仪器的使用状态可以直观看见,根据仪器空闲状态,安排实验时间,预约使用仪器。
⑤对于仪器管理员来说,使用这套管理系统可以监控所有仪器运行状态,可以根据网络预约的情况合理安排仪器使用时间,可以很方便的列出所需要的统计数据。
⑥扩大了用户群,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对于有需求的用户只要上网查询,就可查到所需用的仪器。仪器平台不仅服务于学校,同时走出高校,面向社会,服务于区域科学研究。
以我校分析测试中心为例,实施网络预约管理系统一年以来,整套系统运行基本稳定,管理者与使用者也都经过了一个由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对于上级管理部门,可以实现实时查询仪器运行状态的目标;对于使用仪器实验的老师和学生来说,在使用了这套管理系统预约仪器和之前相比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更合理的安排实验。对于导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实验经费使用情况,更合理的分配经费使用。
①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有待完善,此项工作在与软件制作公司不断沟通协商、改进中。
②在系统刚开始运行时,仪器管理员与使用人都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忙,需要补充完善的说明文件及加强操作使用培训。
③在管理系统中,今后可以加入网络培训仪器使用的功能,需要使用的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关学习资料,自行学习后通过网络在线考试,这样只需上机熟悉仪器操作后即可使用仪器。
高校科研大型仪器比较多,优化配置,合理使用是关键。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是资源共享,合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最好方案[14-15]。但是很多仪器平台存在各种问题,使之不能完全发挥对科研的支持与服务作用。我校分析测试中心是学校为教学科研建立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在采用了网络化预约管理系统以后,基本解决了查询、预约、统计、计费、监管等诸多问题,形成了集大型仪器服务,科研实验术支持,仪器操作培训,实验人才培养的一体化中心。在网络预约系统的支持下,我中心的实验服务范围不仅仅服务于校内及附属医院,现已经覆盖南京市绝大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包括一些科技公司。甚至外省市单位也慕名前来。我中心由于实验量大,辐射范围广,实验技术也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形成“用的多、技术好、用的更多”的良性循环。对于上级管理部门,在整套系统中可以完全监控所有仪器的运行工作状态,统计分析工作量,对于后续仪器的经费分配、选型和采购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避免重复采购。在网络预约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老师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渐进的熟悉过程,对前来使用的老师和学生要有完善的指导和说明,只有正确的操作才能顺利使用网络预约系统。在对学生的培训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能够让学生掌握的更加熟练。
[1] 尹立苹,刘雁红.大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35(1):63-64.
[3] 王波,李耳,宋雪梅,等.高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关于大型仪器管理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71-173,176.
[4] 刘嘉南,胡今鸿,潘信吉.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制约因素的探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62-164.
[5] 张炜,刘雁红,胡煜,等. 高校大型仪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实验室科学,2009,(2):169-171.
[6] 赵志强,刘志成构建大型仪器有效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26(5):167-168.
[7] 胡凯,王咏妙韩静,等.推进研究型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管理机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8-9,87.
[9] 郑启明,蒙庆全, 陈孔亮,等.大型仪器开放使用与管理系统的构建.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27(9):196-199.
[11] 周建国,黄云,孟繁星.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现代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32(4):206-209.
[12] 刘淑珍,张宇,林兴桃,等.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大型仪器管理研究.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1):17-18.
[13] 蔡超,林卫峰,赵明明,等.物联网时代大型仪器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77-179,191.
[14] 蔡万涛,李云伏.建立共享管理体系促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1-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和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安全技术和安全仪表系统,无线传感仪器网络和无线仪表等技术和高端产品。在这些高科技和新技术方面,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的差距水平还是比较大。如不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不进行创新发展,有可能出现产品国外垄断。据资料统计我国基本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价值近六千亿人民币,其中具有高端技术的或涉及国家安全的仪器设备禁止进入中国大陆,这种局面迫使国内的仪器仪表企业必须改变原来的研发模式,向研发生产高端分析仪器的方向发展。根据“十二五”计划,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将在未来5年里以中高端产品市场为目标,目前国内的一些中低档产品已具有规模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普通数字万用表等产品占了世界很大产量,家用电度表生产能力占世界的50%。然而,国内高端的分析仪器几乎100%都是依赖进口。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一直以来都在一些传统的服务市场应用比较广泛。如冶金、火电等行业。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逐渐兴起,如互联网、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需求也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对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为仪器仪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新的发展机会。
研发新产品和提高技术水平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金,但是,我国内的一些大学高校对于仪器仪表行业的相关专业课程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仪器仪表行业的专业人员极度空缺,没有专业的人才,哪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就是研发资金的投入。在我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技术产品创新自主研发不强,因为要革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企业对资金的投入重视不够,于是采用沿用模仿他人的技术方式,这就导致了国内的专业技术的落后。时间一久必然会出现与国际仪器仪表行业的脱轨,国外新产品新技术垄断国内的仪器仪表行业。因此,要使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要我们企业要投入研发资金和培养专业科研人才,同时,作为仪器仪表行业相关部门也要给予政策的扶持。这样一定会跨越发展,创建出更加繁荣的仪表仪器市场。
新型传感器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研究成果 分子层次的现代化学研究成果、米级的紧密精密机械研究成果、基因层次的生物学研究成果,以及高精密超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和全球网络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等在内的一大批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问世,使仪器仪表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些成果不仅成了现代仪器仪表科技及其产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基础、支撑与动力,而且还正在迅速改变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与本质特性,并使其具备和拥有了传统仪器仪表根本无法涉及与实现的众多的、全新的、超高的功能。可以说,现代仪器仪表产品已成为最具典型的高科技产品。
国内产品的高科技化是仪器仪表的发展主流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近20年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密封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集成技术、薄膜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也不断地对仪器仪表行业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如要求产品反应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检测微损甚至无损、遥感遥测遥控距离更远、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廉、无污染等,同时也为仪器仪表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并成为仪器仪表进一步发展的物质、知识和技术基础。
目前,它不但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光、机、电的框架,向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而且由于大量采用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跨学科的综合设计、高精尖的制造技术与严格科学的实际应用,正朝着更高速、更灵敏、更可靠、更简捷地获取被分析、检测、控制对象全方位信息的方向发展。
工业自动化仪表:要重点研发基于施工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计算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
电工仪器仪表:要重点研发长寿命的电能表、智能式的电子式电能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到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应达到80%。
仪器仪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以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通过科技公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需求,在充分认识到国际仪器仪表发展的趋势后,国家制定出仪器仪表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未来10~15年内,充分利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研究,掌握各类仪器仪表的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使我国仪器仪表产业总体水平同国际水平的差距缩短到3~5年,约30%的产品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国产仪器仪表在大工程中的配套能力达到85%以上,在国内市场需求中占领75%以上的份额。
现代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先进、加强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发展需要,我国应大力提高创新研发力度,进行设计、制造具有高科技、国际先进性能的仪器仪表,力争使我国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1] 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规划之行业关键技术,2011-7-7.
实验仪器设备是进行科研项目的物质基础,是研发中心培养新型人才和进行项目课题的有效条件,也是研发中心科研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具体的表现,研发中心仪器设备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培训能力以及科研环境的重要的体现。当前,关于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与管理问题也得到了重视,从很多的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如何实现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以及有效管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是培养研究人员进行科研的条件,也是培养人才的保障,因此,加强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保证实验顺博乐体育利进行的条件,研发中心实验室是研发人员进行实验的主要基地,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和基地,中心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和课题以及有关的检测项目中的绝大部分都需要利用实验的形式结果的展示与分析,而实验的进行时离不开实验仪器设备的,实验仪器设备是进行实验的基础。众所周知,实验仪器设备的质量是与实验项目和研究的课题的顺利进行有很密切的关系的,而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又与科研的水平以及科研人员的培训息息相关,因此,制定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是很必要的,也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条件。
加强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充分的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实现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但是,目前情况下,实验室之间资源的共享还没有被很多的人接受,因此,实验室之间资源的共享还没有达成共识。很多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由于各实验室之间不交流,所以仪器设备的共享渠道以及信息之间的共享不是很充分,结果可能会导致很多的仪器设备用过很少的次数后就闲置下来,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建立网络化的信息共享,将具有开发功能的实验仪器设备共享,从而可以开拓信息的渠道,保证可以充分的利用实验室的资源。
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是保证实验室有效运行的条件,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问题关系着科研项目与科研水平,而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又是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要针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想要加强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是保障仪器设备有效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制度也是实验仪器设备进新货有效管理的保障。首先,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对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程序进行规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的招投标工作,从而可以对采购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质量的保障,可以发挥出进行集中采购的优点,可以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还要为招投标工作中的暗箱操作行为进行防范,增加实验仪器设备采购的透明度,注重采购过程中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和周期的研究,从而可以为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
做好前期管理工作是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始环节。首先,想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进行科学的论证,这也可以保证采购计划的科学合理的进行,论证是否科学合理,影响着课题项目和科研人员的培训,也影响着研发中心的科研项目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因此,要进行可行性报告的分析与指定,可以保证实验仪器设备采购的有效进行,避免出现资源的浪费情况。其次,课题组的人员还要针对课题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论证,保证仪器设备的采购可以满足实验的需要,保证仪器的高效利用,从而可以做好前期的管理工作。
大多数的实验室在采购完实验仪器设备后,因其设备专业化的原因,所以往往会出现实验设备被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那些有开放和多功能的仪器设备利用网络化实现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仪器设备的功能、指标等具体的情况公布在专门的网站上,从而可以方面用户的查询,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实验仪器设备的效益。
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是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科学合理的采购、使用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对于采购的仪器,可以在进行验收工作后,对实验仪器进行分类归档,建立实验仪器设备卡,这可以使得记录的清晰、准确,而且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还要定期的对设备的归档工作进行检查,保证卡与物的一致性,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研发中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确保财物和人身的安全问题,要对仪器设备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首先,要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并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问题制定一系列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其次,还要定期的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积极地进行解决;其次,还要定期的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持此之外,还要保证实验室的环境问题,因为,实验室经常会进行化学、物理方面的实验,这是与安全问题息息相关的,定时的进行防潮、防震的工作,从而可以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
研发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与科研质量和技术水平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以及有效地管理是保证人才培养以及科研项目价值的有效保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不断地对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以及管理进行科学的规范,保证管理的有效进行以及科研水平的更好发展。
[1]路东方,李战铁.探讨研发中心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及有效管理[J].第四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技术推广文集,2009.
[2]王漫耕.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及有效管理[J].理论界,2010(01).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是衡量高校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志,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也加大。如何有效地管理、使用好这些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是高校面临的非常实际的问题。本文针对河南城建学院生物工程系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管理,从大型仪器存放地点的管理、大型仪器使用的管理和大型仪器管理人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为同类实验室提供借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和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针对实验室的管理,我系实验中心对中心的人员、经费、仪器设备、实验用房、实验教学等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定有实验员、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职责,并把这些明文规定挂在每个大型仪器实验室里。具体实验室管理措施有:①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做到窗明几净,台面整洁;②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③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④实验完毕及时清理实验室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不要存于实验室。
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随着我系的大型仪器的引入,为保障仪器的良好运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我系对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加强了科学管理,具体措施有四方面。①大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先进性,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管理才能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首先,本实验中心实验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根据专业划分为各个实验室,如发酵工程实验室,实验员的专业是发酵工程专业,这样专业对口,管理起来方便(因为本实验中心将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根据功能,如发酵罐、喷雾干燥器等划到发酵工程实验室)划分为各个实验室,有专门的实验室存放大型仪器。然后由各个实验员实行专人保管责任制。②大型仪器设备设有专门的使用档案。要求实验者在操作前后在专门的使用档案(实验中心每台大型仪器配有设备履历书、设备使用申请书和设备记录本)对仪器设备使用、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要求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熟悉和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遵守操作指南(每台仪器旁边都有操作指南),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仪器出现异常,要及时联系实验员进行排查。③大型仪器设备卫生的管理。实验中心使用的大型仪器及部件要保持清洁,采取防尘博乐体育、防潮等维护措施,实验中心每年开学初和学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卫生检查,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④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的管理。建立了由实验员、学校设备处指定的维修人员和厂家维修人员共同负责的仪器设备维护的管理。保修期间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员与厂家维修人员或销售商直接联系,由他们直接维修,同。